服务热线:400-0000-601
养老资讯

INFORMATION

大动作!国家发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新指南出台
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,医养结合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,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。而近日,《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(试行)》的发布,为我国养老和医养结合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
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(试行)通知

国卫办老龄发〔2020〕15号



一、政策制定背景

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,加强机构内部管理,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,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、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《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。要求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《指南》要求,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,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,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、规范管理,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,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。



二、主要明确六个方向

明确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要求,包括机构设置、科室设置、设施设备配备等要求。

明确养老服务管理要求,医养结合机构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活照护、基础照护、康复服务、心理支持、照护评估等方面的养老服务管理制度,并加强质量管理。

明确医疗服务管理要求,包括医疗质量管理、医疗护理服务管理、医疗康复服务管理、安宁疗护服务管理、感染防控管理、传染病管理、用药管理、病历管理。

明确医养服务衔接管理要求,包括服务有效衔接和信息化管理。

明确运营管理要求,包括人力资源管理、财务管理、行政办公管理、后勤管理、档案管理、外包服务管理、签约及投诉管理、收费管理。

加强安全管理,包括突发事件应急管理、安全巡查管理、出入与人身安全管理、消防安全管理、食品安全管理、财产安全管理、信息安全管理、设施设备安全管理、安全教育与培训。



《指南》的发布究竟预示着什么?

医养结合是今年医疗、养老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工作。该指南是2020年对医养结合机构规范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化。


回顾2014年,《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(试行)》和《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(试行)》,以及《医疗机构基本标准(试行)2017版》的发布,就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硬件配置进行了规范。2019年,《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(试行)》的发布则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质量和内容进一步作了明确规范。


而此次《管理指南》的发布,令医养结合机构的硬件、服务、管理这三个方面都有了规范性指南。


01 “医养结合”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

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报告预测,到2022年左右,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%,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。若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,到2050年中国将有近5亿老年人。如此严峻的态势,“医养结合”的政策成为了一种必然。国家也在不断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,医养结合养老市场仍然处于干瘪状态。此时企业若想进入养老行业,医养结合发展方向值得参考,同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也不失为一种可行选择。


02 服务质量等将实现全国一线标准线

这几年全国养老院服务质检严谨,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、管理水平、硬件条件等将实现全国一线标准线,今后若养老机构想得到更好的发展,按标准线去管理机构尤其重要。同时,养老机构日常经营过程中也必须注意,在机构服务能力范围内,应尽量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,并进行科学、规范管理,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,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