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
什么是老年痴呆?
记忆力大大减退
认不得子女、老伴
理解力、判断力大大下降
性情大变,变得脾气暴躁、疑神疑鬼
……
这些,都是老年痴呆的典型表现。
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.54亿,其中,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1.76亿。2017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.56%。
关爱老人,请注意阿尔茨海默病。
阿尔茨海默病(简称“AD”)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。早期以明显记忆下降为主,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能力,并伴有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,病情呈进行性进展,晚期常出现吞咽困难,卧床不起,发病十年左右,常因感染等并发症死亡。全球目前估计有5000万AD病人,中国估计为1000万。预计2050年中国约有AD病人约1400万。
数据源于2020-205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情况预测研究
根据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》上对阿尔茨海默诊治现状的调查,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病人从出现症状到首次确诊的平均时间在 1 年以上,67% 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重度。
为了不错过阿尔茨海默症最佳的干预阶段,了解患病征兆极其重要!
第一大征兆:记忆力衰退(遗忘)
第二大征兆: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
第三大征兆:语言表达出现障碍
第四大征兆:搞不清时间和地点
第五大征兆:判断力受损
第六大征兆:理解力下降
第七大征兆:将物品或钱错放在不恰当的地方
第八大征兆:情绪或行为的改变
第九大征兆:性格改变
第十大征兆:兴趣丧失
这些征兆还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呈现。
第一阶段:轻度痴呆
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,容易遗忘近事,却可以想起较久远的事情;判断能力下降,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;尽管仍能做些熟悉的日常工作,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,常有多疑,怀疑家人或近亲属偷窃其财物,怀疑配偶不忠等;对所处地理位置、时间等定向困难;言语词汇减少,命名困难。
第二阶段:中度痴呆
表现为远近记忆都严重受损,不能识别时间、地点;在处理问题、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;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,在穿衣、个人卫生方面需要帮助;不能做简单的计算题;情感急躁不安,常走动不停,有尿失禁情况。
第三阶段:重度痴呆
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,严重丧失记忆力,仅存片段的记忆;日常生活不能自理,大小便失禁,失语、肢体僵直,有强握、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。
做好阿尔茨海默症的调节和护理工作很重要,对老人的调护从以下几方面入手。
1、重视疾病早期调护,减缓痴呆的发生。可以加强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记忆力的训练,如使用照片等诱导患者回忆可引起并保持正性情感反应的事件,扮演治疗(使患者扮演在家庭或事件中的某个角色而减轻患者的社会隔离感)等。也需要注意降低脑卒中危险因素,例如:高胆固醇血症、糖尿病和高血压。
2、注意病人的饮食护理,进食有益食物。戒烟,适度饮酒(每天少量红酒),进食含高抗氧化剂的食物,就是富含Omega-3脂肪酸,维生素E, C, B6, B12, 叶酸的食品,比如深海鱼类,绿色蔬菜和豆类植物。
3、加强病人的功能训练,注意心理调护。比如:多参与活动锻炼,尽量避免脑外伤,经常进行心理压力疏导以预防心理应激。另一方面则是增加有利患者稳定情绪、减少挫折感、方便生活、增进安全的设施,如有自动冲洗装置的便盆、自动开关的水龙头、加盖的电器插座等。
4、全程照护中晚期长期卧床者的生活护理。对于大小便失禁要注意定时翻身擦背,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。对情绪不安患者,应有家属陪护,以免发生意外。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饮食起居,给予不能进食或进食困难者协助。
临近阿尔茨海默病日,或许我们会听到很多触动人心的故事,但是所有故事都会浓缩成一句话——记得我爱你!让我们都行动起来,关爱老人,关注阿尔茨海默病!